
我們講農產品品牌和市場營銷,這也是國內從事種植業的朋友最頭疼的事情,看看對我們有何啟發——

一、農產品品牌

以色列生產的柑橘,會統一先發到德國,在德國完成分選分裝,再配發到歐洲和世界各地。MALEVSKI教授向團友們問了個問題:從果地采摘好,送到水果零售終端,需要多長時間到達?MALEVSKI教授說,從采收、清洗、分選、打蠟等采后處理結束,這個過程只需要4個小時,加上空運,也即只需一天時間,以色列的水果即可實現從田間到歐洲各地的零售終端。如果一家超市,當天在水果供應系統下了十箱的訂單,那么這批貨第二天就會送到。只有快速完備的物流系統,才能保障果品的新鮮度,才能滿足消費者的消費體驗。
冬季,有許多重要的節假日,對花卉的需求很大,這是個巨大的生意機會,但以色列特殊的地理環境,能源緊缺、人工貴、土地資源少……導致花卉種植的成本非常高。以色列人掌握花卉的種植技術和銷售市場,而把花卉的種植放在其它國家,比如在肯尼亞種,那里土地、人工便宜,自然條件適宜。同時,全球化視野和布局,能幫助農產品做到穩定、持續供應。例如櫻桃,利用南北半球氣候差異,上市時間差異來布局,在南美的智利和在北美的墨西哥種植,上市時間就形成互補。西班牙是以色列農產品的主要競爭對手,為防止西班牙人的競爭,以色列培育的種子無法二代繁殖(即其它競爭對手想做這個品種,必須到我這買種子)……歸結以色列農業在全球成功的原因:研發投入+品牌+成熟市場有學員問:以色列是否有很多柑橘品種已培育出來,但沒投放市場?MALEVSKI教授道:一定要有市場預測,清晰了解市場需求,有了市場預測和明確需求,才能作出投放決策。
如何掌握農產品定價權?在整個價值鏈里,種植端是比較弱勢的。MALEVSKI教授開玩笑說,“賭博、泡妞、種地”是三種最快速的燒錢方法。農民要想賺錢,在農產品銷售時一定要想辦法減少中間商,盡量了解消費者需求并接觸消費者。按照消費者需求種植,提供合乎消費者口味的產品,逐步在消費者中形成品牌。
MALEVSKI教授還講道,搞水果種植,一定要生產優質的水果,追隨高端市場需求,才有可能實現最高價值。縱觀全球的農產品市場規律:大家種,供大于求,就沒錢賺;大家都不種,供不應求,就有錢賺。這就是要求農業生產者要差異化種植。同時,準確的市場定位很重要,生產的水果供給誰?誰來消費?消費群體的定位很重要,明確了消費群體目標,明確了消費者喜好,才能倒推品種改良和種植管理技術升級。
最后,在對話環節,筆者向MALEVSKI教授問了個問題:
蘋果和柑橘這兩個品種,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種植生產國,但在國際市場上沒有品牌,缺乏外銷渠道,如果不走出去,全部投產后,未來一半的產量要爛在地里,怎么辦?您對中國的農業種植有何建議?
第一,一定把全球市場作為最重要的市場,而不是只盯著國內市場。
第二,生產的時間節點和上市供應的時間節點要錯開。
第三,不種大路貨,一定要做小品類的差異化品種。
第四,當身邊的水果價格賣得很爛時,一定不要做鮮果銷售,而是做后加工,提升果品的附加值。
比如,草莓不作鮮果賣,而是做成甜品的一部分,那么附加值就大增。
第五,圍繞柑橘多做副產品,比如賣柑橘蜜,比如前面說的柑橘皮的加工。
第六,必須極其重視營銷,一定要圍繞市場需求來種植,而不是圍繞土地來做。
第七,訂制,開發高端市場的訂制,緊盯有錢人的需求。
第八,把市場細分,市場切分得越細越好,從切分的市場中找到自己的機會,并努力成為細分市場的領頭羊。
……
猶太人是地球上最會做生意、最會賺錢的民族,羅斯柴爾德家族、洛克菲勒、摩根、比爾?蓋茨……連美國的金融命脈,都掌握在猶太人手里。以色列是農業強國,滴灌技術、溫室技術、育種技術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除了研發優勢外,農產品先進的市場營銷理念,也是促進以色列農產品走向歐洲、走向世界的重要推力,是以色列成為農業強國的重要保障措施。MALEVSKI教授的觀點和理念,充滿猶太人的生意思維,他對中國水果產業的建議,對國內從業者來說應甚為有益!
來源:農業大實話

電話:0769—83828177 83981839
傳真:83555837 服務熱線:13669811777
微信:林氏生物
林氏生物—生錢錢深海魚鮮魚肽功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