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林氏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專注科技助農  推動鄉村振興
服務熱線:0769-83981839

時隔兩年,生豬養殖再現“豬規17條”,從這7個層面來看,養殖戶該如何把握機會?

發表時間:2021-08-21 14:44


今年以來,生豬產能在恢復后,生豬價格卻再度陷入低谷,為了從根本上鞏固生豬產能恢復的成果,8月5日,農業農村部會同多個部門,發布了《關于促進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內容有17條之多(我們簡稱為“新17條”)。而在2019年的8月31日,農業農村部也曾牽頭多部門發布過一次生豬養殖扶持政策,內容也是17條(我們簡稱“舊17條”)。

兩年時間過去了,整個生豬產業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那么,新17條和舊17條有哪些變化?我們不妨從7個層面進行深度解讀。



一:關于生豬養殖補貼
補貼對于養豬人來說是最熟悉也是最好理解的,因為就是發錢。補貼政策在我國生豬發展史上很早就曾使用過。比如在2008~2011年的豬價高峰期,出臺過能繁母豬補貼政策,但其效果至今仍存爭議。因此,在16年豬價高峰期的時候,也沒有啟用補貼機制。
有一些補貼政策是在2020年就開始實施的,到目前并沒有明確取消,也有一些補貼政策是最近才公布的,如貴陽的“豬十條”,其中明確提到了要對引進純種能繁母豬、二元雜交母豬分別每頭給與1500元、800元的補助。在當下豬價相對低迷的情況下,補貼力度還是很大的。

從中反應出,國家清醒地認識到,即便是目前的生豬產能已經恢復,但我們的母豬結構尤其是高產母豬的結構并沒有完全恢復,依然需要鼓勵整個行業盡快把高產、優產母豬群體恢復。


二:關于環保
無論是一號文件還是新版17條,即使是在2019~2020年度生豬產能不高的時候,環保也是從來沒有放松過,不僅僅是畜牧業,任何行業都是如此。在新17條中,關于環保內容主要有兩個方面:禁養區和環評。


在舊17條里,禁養區講得更加具體一些,強調要依規科學規劃禁養區,也就是不能強制搞無豬市、無豬縣,并減掉了1.4萬個禁養區,在當時的情形下,目的也是為了促進養豬的發展。

所以,禁養區堅決是不能碰的。而在新17條里,幾乎完全延續了舊17條,依然是強調要加強對禁養區的動態監測,但是也強調不能以超越法律規定的范圍來隨意擴大禁養區的范圍,也不能以行政的手段對養殖戶實施清退。



對于環評,也是完全延續了舊17條,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環評的效率提高了,但是不代表環保沒有標準,而是由事前審批變成事中、事后監管。



三:關于養殖土地的使用
養豬找地難一直是困擾養豬業的問題之一。在舊17條里有很多關于養豬土地用地的政策,而新17條里完全沒有再提,這是一個比較微妙的變化。


四:關于生豬防疫
防疫對于養豬行業而言,可以說是一個性命攸關的舉措。新17條更加明確地提出了防疫體系建設目標。要強化非瘟的防控,但同時也絕不放松對藍耳、口蹄疫等重點疫病的防控。另外一點比較重要的是深入推進偽狂犬病等垂直傳播疫病的凈化工作,尤其是以種豬場為重點,這也是非瘟帶來的契機。


也就是說接下來我們養殖場要乘著非瘟對生物安全全面升級的過程,就要將凈化工作做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未來養殖場凈化將會成為一個大市場。



五:關于生豬調運
調運是今年政策變化比較大的方向,在非瘟和疫情的雙重沖擊下,調運政策在過去三年已經有過多次調整。

進入2021年之后,不管是非瘟還是疫情,都成為常態化防控,調運政策也開始穩定下來。從今年5月1日起開始全面實施分大區防控策略,從長遠來講這將是對生豬調運的徹底改變。


六:關于金融


由于養豬業屬于生物性資產,所以融資一直是老大難的問題。在一號文件里一直也在提保險+期貨,具體到新17條里面,也從兩大方面給予養豬業金融支持:貸款和保險。


第一點是貸款。通過把養豬用到的生產資料包括土地的經營權、養殖圈舍、大型養殖機械和生豬活體能夠得到銀行的抵押貸款,如果活體貸款能夠被推廣,將會對生豬養殖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在資金方面就不用頭痛了。


第二點是完善生豬政策性保險。除了我們常見的能繁母豬、育肥豬死亡保險之外,也有一部分地方開始推出生豬的價格險,在生豬保險和期貨聯動起來之后,生豬價格大起大落的風險不再單單由養殖戶承擔,可以分散到金融市場的不同群體。


盡管完全推廣還需要一定的過程,但是隨著生豬期貨上市后大家逐漸地熟悉,整個市場運行更加成熟之后,將來會有很大想象空間。當然還有其它一些金融政策,如貼息、生豬調出大縣的獎勵、保額的提高以及財政統籌等等。在這些方面國家有各種各樣的手段,盡可能讓優質的養殖場沒有資金方面的后顧之憂。


七:關于生豬調控
可以說調控機制是新17條最大的創新,因為它第一次提出了要確立生豬生產的逆周期調控機制,這是一直困擾養豬業的最為嚴重的問題。

逆周期調控機制的建立,讓國家政策的出臺比以往有了更加的前瞻性,不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而是要從根本上緩解豬周期的波動,盡可能保證豬肉價格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運行,既不會肉賤傷農,也不會肉貴傷民。



在具體的介入手段方面,一是啟動豬肉收儲,二是對進口肉的調節。以最近為例,在2021年上半年,當我們的豬價開始進入明顯下行趨勢,我們就會發現,豬肉的進口量也開始逐月下降,從最高時期的3月份的46萬噸已經下降到了目前單月的34萬噸,接下來如果豬肉行情仍沒有好轉,下半年的進口量可能會進一步下調。



來源:火爆畜牧招商網




聯系我們

電話:0769—83828177  83981839

傳真:83555837   服務熱線:13669811777

微信:東莞林氏   官網:www.zhoucheng5.com


東莞林氏—中國高端生物魚粉品牌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Integrated service technology
專注科技助農  推動鄉村振興
服務熱線:0769-83981839
聯系我們
Q Q :3027845227 電話 :18122869385
郵箱 :linshi@linshi.cc
地址 :廣東省東莞市常平鎮土塘村中凱商廈1103
會員登錄
登錄
其他帳號登錄:
我的資料
留言
回到頂部